黃金的迅猛漲勢已經氣數已盡了嗎?

表面看來似乎如此。在去年秋季的市場恐慌期﹐金價一度飆升至2,000美元每盎司﹐隨後又回跌至1,700美元每盎司下方﹐而且幾乎沒有表現出什麼重返高點的跡象。

不過﹐有一個理由能說明為什麼金價還有很多上漲空間﹐那就是發達大國的央行將開始再次出手買入黃金。如果他們這麼做了﹐那將會實實在在地給金價注入飆升的動力。

在上週提交預算案發表演講時﹐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暗示英國央行或許會開始儲備黃金的一句話引發市場發生了一陣小範圍波動。隨後英國財政部迅速予以否認﹐稱奧斯本只是在談論一般的儲備﹐而不是特指黃金。

但是﹐奧斯本確實是透露了一些苗頭。

發達國家的央行都應該要大幅提高儲備﹐最好的方法則是重新將金庫裝滿黃金。

奧斯本在演講中談到﹐他計劃增加英國的儲備﹐大多數發達國家在形勢最好的三十年里都不曾擔心過這個問題。顯然它們現在的處境都不妙。對於像英國這樣的重要發達經濟體﹐其儲備真是少得可笑。

在前任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的任期內﹐英國正好在市場最低點以低價賣掉了不少黃金。如今其黃金總儲備的價值只相當於460億美元﹐比新任政府剛上台時的340億美元高出一些﹐這主要得益於其黃金儲備升值以及交托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那批額外儲備。

Reuters
 

然而﹐與中國的儲備相比﹐英國的黃金和外匯儲備就相形見絀了。目前中國的儲備高達3.18萬億美元﹐日本和沙特的儲備則分別為1.2萬億美元和5,000億美元。

與大多數發達國家情況相同(日本除外)﹐英國沒有一項值得一提的儲備。實際上﹐有趣的事情是當前所有這些發達國家的儲備到底有多低。瑞士持有價值3,400億美元的儲備﹐是唯一一個持有高額儲備的歐洲國家﹐而德國和法國則分別為2,570億美元和1,720億美元。此外﹐美國只持有1,485億美元儲備﹐儘管對於能夠印發世界儲備貨幣的國家來說﹐這或許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然而﹐總的說來﹐目前的情況是只有新興國家建立了巨大的現金儲備。

不過﹐正如奧斯本所暗示的﹐這些發達國家需要考慮一下提高儲備﹐他可能並不是唯一一個計劃儲備更多資產的財長。即使英國不談論這個問題﹐其他國家也將會做出同樣的打算。

原因如下:

首先﹐如果一個國家面臨金融危機的話﹐外匯儲備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金融體系需要獲得支撐﹐那麼你需要一些資產去出手相助。當然﹐央行總是能夠自己印些錢﹐但在危機時期﹐市場可能會要求一些更穩健的資產﹐這就意味著你要持有儲備。

其次﹐儲備能讓你具備干預貨幣市場的能力。英國已成功使英鎊大幅貶值﹐這是避免其經濟陷入徹底衰退的幾個舉措之一。其他國家或許也想這麼做﹐因此保持恰當的匯率是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支持﹐但是你不能在沒有任何東西可賣的情況下操縱市場﹐這也意味著你要持有儲備。

最後﹐信用評級機構在評級時會以儲備抵消政府債務﹐如此說來儲備對維持一國的信用評級可能至關重要。最近50年﹐大多數時候發達國家都用不著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然而﹐在未來50年﹐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再加上陷入債務問題﹐這些國家將不得不非常關心儲備問題。持有的儲備越多﹐你的財務狀況看上去會更好(或者至少沒那麼壞)。

那麼﹐什麼才是提高儲備的最佳途徑?

大多數紙幣都在迅速貶值。此外﹐存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也不具有實際的保值價值﹐而且該組織的準貨幣(即“特別提款權”)是由四種、而非只是一種紙幣構成的。

可以期待的是﹐以黃金形式持有的儲備有望逐年升值。實際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眾央行正通過增持黃金來應對自己濫發貨幣的行為。它們一印錢﹐金價就會隨之上漲。如果它們儲備了大量黃金﹐那麼它們將是金價上漲的贏家。如果能這麼做的話(也沒有什麼事情能阻擋這種做法)﹐這聽上去倒是一個謀生的輕鬆方法。

增持黃金儲備的新興市場央行一直都是黃金牛市的重大參與者。去年年底﹐官方的黃金淨買入額開始顯著上升。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眾央行的黃金儲備總計增加了148.8公噸﹐是2010年政府買入總量的兩倍多。有趣的是﹐希臘央行也一直在慢慢增持黃金儲備﹐如果它決定要在哪一天重新推出德拉克馬的話﹐那就要方便一些了。

不過﹐接下來將是發達國家央行出馬重返貴金屬市場的時候了﹐其中包括英國、德國、法國和瑞士﹐美國可能也會加入。

英國已經首先發出決策者至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暗示。實際出手買入或許還要等一段時間。而且一旦他們開始行動﹐他們也會悄無聲息地做﹐否則金價恐怕會迅速暴漲。

當事情確實開始發生時﹐它將會給黃金的牛市行情帶去全新的推動力。

Matthew Lyn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黃金 黃金存摺 白銀
    全站熱搜

    劉小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